
-
10歲童擔家計 影響上課引關注
記者許國楨/台中報導
「我是單親家庭的小孩,媽媽被解僱又出車禍,叔叔、阿姨可以買一包蜜餞,幫幫我好嗎?」台中市一名10歲的小四男童,深夜常背著大型購物袋,獨自在街頭賣蜜餞貼補家用,前晚有路人看了很不捨,唯恐男童發生意外而報警。
陳童就讀的國小表示,陳童就讀一年級時,校方就知道陳家狀況不好,不僅列入高關懷家庭,還給予最大幫助,學雜費都是教育部補助,營養午餐免費,寒暑假還發給安心午餐券,陳童在校幾乎不用負擔任何費用。
陳童成績中等,經常上午10點後才到校,每學期至少曠課10天,今年3月以後,從陳童臉書得知他開始幫忙賣蜜餞,更影響隔天上課精神,遲到情形更嚴重,學校列為高風險家庭,並通報社會局由社工輔導母親,也要求陳母讓小孩準時上課。
前晚10點多,陳童肩背著紅色大購物袋,在台中市漢口路上商店騎樓,沿途向路人兜售鳳梨乾、芒果乾、楊桃乾等蜜餞。
警方據報前往了解,男童還拿出宣傳單,寫著「我是單親家庭的小孩,媽媽被解僱又出車禍,希望各位善心人士幫幫我」,警方趕緊通知陳童母親到場查詢。
單親的陳母無奈地說,因獨力扶養孩子,但自己身體不好又失業,才會讓孩子過得這麼苦,而孩子的外婆剛好從南部寄來蜜餞,才要孩子幫忙賣,讓日子好過一點,大部分時間她會陪同一起賣;警方勸導陳母,不可讓小孩太晚在外面遊蕩賣東西,應早點讓小孩回家,以免觸犯法律。
-
法律研究所-家暴防治 台灣較完備
旺報
近年大陸家暴案件呈上升趨勢,最新調查顯示,婚姻中遭遇家暴的女性逾兩成。為破解家暴堅冰,最高人民法院早於2008年即發布了《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審理指南》,首度規定了訴前人身保護措施,為家暴受害者提供了公權力救濟的新管道,這也是司法公權力首度將其人身保護的觸角延伸至案件開庭審理前。
大陸家暴防治理念已由事後懲罰向事前保護的轉變,為家暴受害者帶來希望。同時各地政府設立大量庇護所,惟「家醜不可外揚」傳統觀念影響等原因,入住率並不高。
相較而言,同樣面臨家暴問題的台灣在家暴防治方面遠走在大陸的前面,並已構築了一套較為完備的全社會家暴安防網路。特別設定違反保護令罪以強化保護令的執行力度。
-
女賭徒偽造6份房產證詐騙70余萬獲刑
北京新浪網
嗜好賭博,賭債高築,面對債主不斷上門討債,家住曲靖的趙雪梅偽造房產證作抵押,向朋友、熟人多次借款,在4個月不到的時間內,她先後用6份虛假房產證和車子借得70余萬元,最終被債務人扭送公安機關。日前,曲靖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詐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11年,並處罰金15萬元,同時判決繼續追繳贓款75.5萬元返還被害人。
騙用假證和車子套錢
據介紹,家住曲靖的趙雪梅大學畢業之後一直沒有固定工作,慢慢迷戀上了打麻將、賭“老虎機”,先後輸掉近10萬元。為償還賭債和扳本,趙雪梅打起了身邊熟人朋友的主意。她給路邊“辦證”的小廣告打了電話,用自己的住房辦理了假證(該房真證已於2010年6月被其抵押貸款20萬元),然後以假房產證為抵押,向身邊人借款成功。嘗到了甜頭的趙雪梅膽子越來越大,由於持有弟弟房子的鑰匙,趙雪梅又如法炮制,用弟弟的一套房屋辦理了5套假證。
有“證”在手,趙雪梅開始四處詐騙。2010年9月25日,她駕駛一輛大眾車來到曲靖經營二手車的張某處,提出以車抵押借款5萬元,第二天,她又拿著一套“房產證”找張某借18萬元,時間3個月約定月息8%,實際借到手11.6萬元。
10多天后,趙雪梅再次向張某借款4萬元,但不到兩天,趙雪梅以天冷接送孩子為由借走車子。一個月後,張某接到趙雪梅電話,稱其入股購買絕版人民幣,急需張某轉款5萬元。期間,趙雪梅先後支付利息2萬元。
2010年9月到12月期間,趙雪梅利用偽造的“房產證”和車子為抵押向多人“借”了70多萬元,全部用於償還賭債和扳本。
判多次詐騙獲刑11年
到了約定的還款時間,張某不見一向還有些“信譽”的趙雪梅前來還錢,於是毫不猶豫地按照約定,將她抵押的房產證、土地證拿到房屋管理部門,準備辦理過戶手續。工作人員接過張某遞過來的房產證,將其編號輸入電腦後,發現兩證竟都是假的,當場決定予以沒收。
“就算送我去坐牢,也沒有錢還妳。”2011年1月4日,張某好不容易找到趙雪梅,聽到的是她這樣一句硬邦邦的回答,張某隨即報了警。
今年2月20日,曲靖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進行了審理,認為趙雪梅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偽造的房屋產權證和車輛登記證重復抵押的手段,騙取他人財物,且數額特別巨大,公訴機關指控其罪名和事實成立。最終一審以詐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11年,並處罰金15萬元,同時判決繼續追繳贓款75.5萬元返還被害人。
辦案法官也在此提醒:假房產證之所以能夠用來行騙,根本原因在於受騙者不懂得房產證的性質與作用以及房地產交易的法律規則,由於登記是房地產交易的必經程序,衹要留個心眼到房屋管理部門查詢一下,假房產證便無可遁形。
-
真愛感動移民署 逃家越女領新護照
〔自由時報記者李立法/屏東報導〕
越籍女子范氏是5個孩子的媽,因逾期居留面臨被遣返命運,孩子的父親擔心家庭被拆散,請求移民署通融,讓他們補辦結婚就地合法,移民署決定專案處置,由屏東專勤隊協助兩人修成正果,順利領到新護照;范氏感激落淚地說「這是最好的春節禮物!」
范氏10年前嫁來台灣,原以為能幸福度日,不料長年飽受家暴之苦,因受不了虐待而離家,過著沒有身分的生活,所幸遇到一家願意收留她的麵館;而范氏的前夫,也向法院訴請離婚獲准,范氏得知,慶幸擺脫婚姻枷鎖。
范氏不了解台灣法律,居留期限已過,也不敢曝光,深怕受牢獄之災,直到3年前遇見胡姓男友,雖然他經歷過一次失敗婚姻,還有3名幼子,范氏卻感受到對方的真心,願接納孩子和男友,也勇敢面對法律裁處。
照顧5子 甘之如飴
范氏後來為胡男生下2子,過去3年多來,范氏一直是這5個孩子的媽,擔任貨車司機的男友,每天外出工作,范氏就悉心照顧孩子,日子雖辛苦,卻甘之如飴。
移民署屏東專勤隊表示,依照規定,范氏必須遣返並管制1至3年,才能再次申請入境,因考量其特殊遭遇及目前處境,移民署決定專案處置,一萬元罰款雖不能免,但管制期限可以解除,只要范氏和男友取得越南婚姻證明,就能回國申請入籍成為合法夫妻。
拿到新護照準備回越南辦結婚手續的范氏,感謝台灣給她的機會和溫暖,她說,樂當台灣人,也會扮演好母親角色,把5個孩子照顧長大。
-
欠債不還 竟自稱法律怪客行騙
〔自由時報記者楊國文/台北報導〕曾任法官助理的男子葛家駿在網路部落格自稱「法律怪客」,還自稱「葛律師」向4名尋求法律協助民眾承攬訴訟,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葛另以妻子生病等理由,多次向被害人借錢得逞,高等法院昨依8項詐欺罪判葛1年4月徒刑,均可易科罰金定讞。
曾任法官助理 判1年4月
42歲的葛家駿因遭地下錢莊逼債,在網路部落格以「法律怪客」為名,自我介紹稱「我曾在法院服務多年,要用自己的專業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使人誤認他是法律專業人員。
判決中指出,96年起,王姓等4名民眾和葛某聯絡,葛則自稱是「葛律師」,見面時又遞出曾任職大企業的法務的名片,王某等人以為他真的是律師,委託他代寫書狀等事宜。
但葛家駿收費後,多次未依約撰寫訴狀等文件,卻以妻子住院、生活急需為由,向王等人借得數萬至10萬元不等款項,但王等人後來識破,要求葛還錢並對他提出詐欺告訴。
-
通姦誣性侵 情婦反賠40萬
(中央社記者唐筱恬台北8日電)
呂姓女子與已婚陳姓警員交往5年後,因感情生變,憤而控告陳性侵,婚外情曝光後,陳的妻子怒告呂女並求償。台北地院一、二審均認定呂女侵權,判決賠償撫慰金40萬元確定。
根據台北地方法院公布的判決書指出,50歲呂姓女子與已婚陳姓警員自民國92年起發生婚外情,兩人交往5年後,感情生變,呂女憤而控告陳男性侵,陳男因罪嫌不足,獲不起訴處分,但於偵查庭時坦承與呂女發生婚外情。
陳男的妻子得知丈夫外遇後,憤而控告呂女通姦並求償新台幣40多萬元。
刑事部分,法院依通姦罪判呂女4個月,宣告緩刑2個月確定。民事部分,台北地院簡易庭認定呂女侵權,判決賠償撫慰金40萬元;呂女不服,提起上訴,台北地院合議庭判決上訴駁回,全案確定。
-
離譜 4歲娃作保 銀行竟借3千萬
【劉志原、廖珮君╱台北報導】
真是離譜!男子林壽山以7歲及4歲兒子當連帶保證人,向第一銀行南高雄分行貸款3000萬元竟獲准,後來林壽山欠1185萬元未還,他兒子林宗毅、林宗緯兩兄弟成年後,林宗毅開始工作被一銀發現,月薪每月被扣三分之一,兩兄弟不服訴請免還,曾重判前總統陳水扁無期徒刑的美女法官徐千惠判兩兄弟勝訴免還。
徐千惠痛批:「第一銀行核撥貸款及對保時,難道不知兒童是『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無連帶保證千萬貸款能力,一銀僅因林父同意,就准幼兒作保,應自負貸款風險。」她也批林壽山代兒簽名作保是濫權,認為他同意兒子作保,並非以兒子利益為前提的法律行為,屬「效力未定契約」,依《民法》第81條規定,林氏兄弟成年後,可不承認契約的法律效力,兩兄弟既已訴請「確認保證契約無效」,這合約就應屬無效,銀行無權對兩兄弟追債。
成年後被一銀追債
現年26歲及23歲的林宗毅、林宗緯兄弟,原與家人住在高雄,父親林壽山開設「威龍產業」公司,從事滑雪用手套生產外銷,1992年林父以公司名義向一銀貸款,因兩個兒子也列名公司股東,林父代替兩兒子簽字擔任連帶保證人,銀行也核貸放款,但3年多後林壽山事業走下坡,無力償還剩下的1185萬元。
一銀展開15年追債行動,因林壽山無財產,一銀追討無門,直到2年前,林壽山長子林宗毅在一家半導體公司當工程師,因稅務單位留下資料,一銀馬上找上門,依法按月扣他薪水三分之一,林宗毅才驚覺自己與弟弟林宗緯從小就背債千萬元,他人生第一份薪水遭一銀扣薪。
林宗毅說:「我們當年那麼小,帳不能算在我們頭上。」因此與一銀打官司,訴請「確認保證契約不存在」,請求法官判定父親代他們簽名作保的貸款契約無效,不必還款。
法官判千餘萬免還
第一銀行認為,林氏兩兄弟在父母同意下作保,兩兄弟當時雖年幼,但列名公司股東,公司借到錢,兩兄弟也間接獲利,貸款合約應屬有效,一銀還拿出1996年高雄地院判決林氏兄弟應「返還借款」確定判決書,強調是依法追討債務。
法官徐千惠審理後認為,父母在子女未成年時代非基於子女利益所簽的契約,小孩成年後若不同意,即屬無效,因此判契約無效,林氏兄弟免還千餘萬元債務。林宗毅昨說:「我月薪3萬多,怎麼還得起,感謝法官讓我卸下沉重負擔,可以安心工作。」弟弟林宗緯目前在服役,他透過胞兄說:「感謝法官。」林父則拒訪。
「銀行不能顧賺錢」
1996年被一銀追債後,林壽山就開始過著躲債的生活,林宗毅說:「父親生意不好後,就搬家很多次,住過很多地方,最後在台北落腳,父母從事百合花銷售工作。」他還說:「當年可能因搬家沒收到開庭通知,法院就依銀行單方說詞判要還款,但當時他們讀國小,就算出庭,要怎麼辯論?」
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表示:「保證人要有資力,銀行讓兒童當連帶保證人很不妥適,肯定法院判決,這可讓銀行在核貸時更謹慎。」兒童福利聯盟處長林武雄痛批:「銀行不能只顧賺錢,也要對兒童多一點關懷。」
將會清查類似個案
立委賴士葆說,1995年《民法》修法後,未成年人不能當保人,至於1995年前的舊案,日前財委會已提案要求,金管會需在6個月內清查未成年人擔任連帶保證人的案例,並要求銀行改善。銀行局長桂先農表示,針對未成年人當連帶保證人的舊案,將要求銀行個案和民眾協商。
至於一銀發生父親借錢、未成年子女作保狀況,一銀主管分析,可能是1992年借貸行為,當時尚未修《民法》,才發生未成年子女作保情事,目前內部正進一步了解案情及判決結果。
至於林氏兄弟能否擔任公司股東,熟諳法律人士說,《公司法》僅限制無行為能力人(未滿7歲)或限制行為能力人(7歲以上、未滿20歲)不得擔任公司經理、董事、發起人及監察人,並未禁止未成年人擔任股東。
-
惡男不滿分手將女友毀容 求刑十年
這樣的恐怖情人,下場就是被求重刑!台中一名吳姓男子不滿女友和他分手,九月跑到在台中市政府大樓內,將前女友堵在電梯,持美工刀朝她臉深割六刀,毀容後逃逸被捕收押。女子臉龐縫了一百多針,開庭泣訴受害過程全身發抖,檢方認為罪刑重大,求刑10年。
不滿前女友提分手,吳姓男子在9 月21號傍晚跑到台中市政府大樓,在電梯口堵住前女友談判,雙方爭執,吳姓男子竟然掏出預藏的美工刀,對前女友的臉和脖子連劃好幾刀。
台中市府人員:「她想要出電梯,但他不要讓她出去,不讓她出去,他是預謀的啦!」手段兇殘,男子逞兇後立即逃逸,女子立即求救,但她臉上五道傷口,右臉頰一刀,下巴到頸部一刀,左臉三刀,其中一刀從左臉太陽穴穿越鼻子最為嚴重。
醫師緊急手術,女子縫了一百多針,嚴重毀容,而吳姓男子隔天也落網。落網的吳姓嫌犯低著頭小聲的說要向前女友道歉,語氣中充滿懊悔,但這不是他第一次犯案,9年前他也是不滿女友分手,拿刀猛刺對方,當時被判刑2年10個月,服刑後,沒想到又再度犯案,加上被毀容的前女友在開庭時不斷發抖害怕嫌犯,工作不僅辭掉,正在進行後續美容治療,檢方認為吳姓男子罪刑重大,求刑10年。
-
少女腹痛急下公車 男嬰滑出褲管
中國時報【林欣儀╱台中報導】
台中市驚傳少女路邊產子事件!十六歲的陳姓少女,前天傍晚與吳姓男友搭車出遊時,突然感覺腹痛難耐,兩人趕忙下車找廁所;未料,一名男嬰就從少女褲管滑出,嚇壞這對情侶,嬰兒送醫時已經沒有生命跡象,將解剖釐清死因。
警方調查,十九日傍晚約五點多,住在南投縣的吳姓男子(廿九歲)和同居的陳姓女友搭乘全航客運,打算到台中市的逢甲夜市逛街;公車才行駛到中港路一段,陳女突然感覺肚子痛、無法忍受。兩人便拉鈴下車,想到鄰近商家借廁所。
料想不到的是,公車一到站,陳女一下車一名男嬰就從下腹流出,順著寬鬆的褲管滑下,掉落在公車站旁,見到全身是血的嬰孩,吳男與陳女嚇壞了,趕忙打電話叫救護車、將嬰兒送醫;男嬰抵達中國醫藥學院時,已經沒有生命跡象,醫生判定男嬰約廿周又三天大。
陳女表示,今年五月間與吳男發生性關係,兩人就此同居,之後就發現月事沒來,一開始還不以為意,八月與九月都有出血情況,以為是MC來了;直到十月份,又發現月經沒來,才去買驗孕棒驗孕,但呈現的是一條線,就以為自己沒懷孕,並未就醫。
吳男則說,根本不知道女友懷孕了,感到很錯愕。陳女的家長表示,女兒之前蹺家,也曾報案協尋,後來知道她與已經離婚的吳男同居,卻不知兩人會「鬧出人命」,聽到消息時嚇了一大跳。
檢警昨天相驗死嬰,無法判定孩子是胎死腹中後才流產?亦或是出生後死亡?兩人是否涉及殺嬰罪,將待今天解剖、釐清死因;因陳女今年八月才剛滿十六歲,吳男是否涉及妨害性自主罪嫌?也待調查。
大里仁愛醫院婦產科主任王文中說,少女懷孕期間出血的情況並非MC,應是受精卵著床位置不好或子宮收縮導致。
-
台裔養女尋親 台東何家盼相認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21日電)
「希望明年過年能團圓」,在美國受虐的台裔養女Isabel,可能是台東大武排灣族女孩,她的妹妹何曉英上午聽說外交部已經設法聯絡Isabel,她說,真的很期待二姐快回來。
媒體報導,台灣女孩Isabel(化名)在7歲時被賣掉,之後展轉到美國,在美國幫傭,遭到養父母虐待,日前逃離養父母家,渴望回到台灣找親生母親,她在媒體前哭著說「如果找到她,我要說媽媽我愛妳」。
台東排灣族女孩何曉英看到報導,直接反應「她是我二姐」,她的母親看到畫面也哭著說「要把女兒帶回來」。
外交部次長侯平福今天表示,駐美國洛杉磯辦事處已設法聯繫媒體所報導在美受虐、想回台尋親的女孩,目前需先瞭解情況,站在政府立場,會盡量協助。
上午中央社記者告訴何曉英,外交部會設法聯絡Isabel,何曉英喜極而泣,她說,很期待一家團圓,希望明年過年二姐就能回家團圓。
家族公認和Isabel二姐長的最像的二妹何曉麗今天上午也趕回家,她說「Isabel,是二姐絕對錯不了」,二姐和她最像,姐妹的臉上都有痣,她的痣和二姐剛好相對位置,她的痣在左嘴角下方,因此二姐的痣應該在右邊。
為提升服務品質及保障權益,如有任何服務不周,請撥打申訴專線 0800-777-738 我們會立即為您服務!
本管理處為全權獨立之執行單位,非一般徵信業者由公司內部員工自行擔任,維護客戶權益更有保障。